十类临床管道护理,不是每个护士都知道(2)

来源:现代临床护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0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气道冲洗 应用2%碳酸氢钠或0.45%生理盐水,每次吸痰前抽吸2-5ml于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。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操作前给予100%氧气2min,以免造成低氧血症

气道冲洗

应用2%碳酸氢钠或0.45%生理盐水,每次吸痰前抽吸2-5ml于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。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操作前给予100%氧气2min,以免造成低氧血症。注入冲洗液后应给予吸痰或扣背,使冲洗液和粘稠的痰液混合震动后利于吸出。对于痰液粘稠者,可以间断反复多次冲洗。但一次冲洗时间不要过长。

雾化吸入

可用于稀释分泌物,刺激痰液咳出及治疗某些肺部疾病。雾化液一般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,根据病情还可加入化痰和抗菌药物。


经人工气道口进行雾化吸入,在吸入过程中,可能会出现氧浓度下降、药物刺激导致气管痉挛、分泌物湿化后膨胀使气道管腔变窄等导致患者气道阻力增加。这些因素可使病人出现憋气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紫绀、烦躁等临床表现,因此在雾化操作前及操作中,应注意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,氧分压低的患者雾化应与吸氧同时进行。雾化液宜现用现配。

胃管护理

防止胃内容物反流

鼻饲时适当抬高床头30~40度角或半卧位,注入食物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,注入速度宜慢,一般 200ml在 20~30 min内完成。


鼻饲完毕,在旁观察 5min,注意有无呕吐,食物反流,30min内不易翻身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,每次鼻饲量不宜超过 200ml ,每2—3小时1次,温度以38~40℃为宜,注入完毕后必须再注入温开水冲净胃管,避免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,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。


对易反流者采取少量多餐,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,如鼻饲前抽出100ml,适当延长间隔时间。

每天进行口腔护理


以保持口腔黏膜清洁、湿润,鼻饲用物每日消毒1次。

胃管留置时间


胃管留置时间 按《 护理学基础》要求, 长期鼻饲患者7d更换1根胃管,改插另一侧鼻孔,以预防鼻、咽黏膜刺激性损伤。

吸氧管的护理

吸氧管的护理

如为气管切开的患者,注意保持吸氧管的通畅,防止吸氧管脱出。


使用鼻塞者每日更换,双鼻孔交替使用,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,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。


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人的脉搏、血压、精神状态、皮肤颜色、湿度与呼吸方式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,同时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,分析判断疗效。吸氧管和湿化瓶应每日更换。

留置双腔透析管

留置双腔透析管

严格无菌操作。


每次操作前应先回抽,再注入,检查管道是否堵塞,封管时严格按管道上标记的刻度进行封管。

发现管道有堵塞现象时,严禁直接强行推入药液。

每次换药时检查固定双腔管的线口是否有松动、脱落。

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

应检查导管固定是否牢靠、局部有无渗血、管路是否通畅,并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,嘱其保持局部清洁、干燥、防止剧烈运动,以免管路滑脱,并教会一些如管路滑脱和穿刺处出血等意外情况的急救方法 (主要是压迫止血并到医院就诊)。


血液透析结束时,应用安尔碘消毒导管口并注入生理盐水再注入含的肝素生理盐水,以防止导管内凝血。最后,用已消毒的肝素帽封口,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并固定。

护士在使用留置导管时,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, 在连接血路管前,应检查局部是否有感染,用沾有安尔碘棉签消毒周围皮肤及导管口,并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导管内肝素生理盐水及血凝块,然后连接血路管开始血液透析。

若深静脉留置导管病人,每次血液透析期间出现畏寒、发热等症,在排除其他感染灶的前提下,应首先考虑为留置导管内细菌繁殖致感染的可能,故应立即通知医生,予以拔管,并将留置管前端剪下做细菌培养。同时,据医嘱给病人使用抗生素。

腹腔引流管护理

引流管固定

引流管通过缝线固定于皮肤,均接无菌引流袋,每根引流管均应注明放置部位。

腹腔引流袋

腹腔引流袋固定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,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腹腔感染。对于卧床患者,应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病床两侧。既要保证引流管无扭曲和受压,又不可过度牵拉引流管;协助卧床患者翻身或更换体位前,应先妥善固定引流管,防止因牵拉导致引流管脱出;患者下床活动前,应先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患者的衣裤上面。

文章来源:《现代临床护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lchl.cn/zonghexinwen/2021/1009/396.html



上一篇:眼球震颤护理及预防措施
下一篇:你有在保护你的眼睛吗?眼球震颤表现及护理导

现代临床护理投稿 | 现代临床护理编辑部| 现代临床护理版面费 | 现代临床护理论文发表 | 现代临床护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现代临床护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